
12月16日,常州市工业经济联合会、常州市企业联合会、常州市企业家协会(下称市“三会”)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4年行业协会工作座谈会。市“三会”首席名誉会长顾森贤,高级顾问张跃、刘凯、朱剑伟、芮国新,市政协原副秘书长、二级巡视员孙如山,市“三会”执行会长田晶华,执行秘书长张燕,工贸领域行业协会会长、副会长、秘书长共58人出席会议。中车戚研所公司前总经理王文虎参加了会议。田晶华主持了会议。 
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中车戚研所公司企业展厅。与会人员表示,通过参观,亲身感受了公司的发展历程、辉煌成就,特别是对公司“创新创业闯出新路子,先锋先行彰显新荣耀”的精神和“正心正道,善为善成”的企业文化深感钦佩。公司的这种敢于争先、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,运用到协会工作中。 

戚研所公司顾问金国宝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,对市“三会”给予公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。他在致词中简要介绍了公司在争创“中国工业大奖”中所做的工作,分享了经验体会。、 
戚研所公司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卢广彦从戚研所紧跟时代前进步伐,在发展我国铁道交通事业中,积极探索,刻苦钻研,攻坚克难,不断创造刷新机车制造新荣耀的视角,介绍了公司发展的成就和愿景。 
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、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、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攀登科技创新高峰,勇当产业领域排头兵,推进更好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为进入2025年作好准备等作了介绍。 
市侨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徐建群,市涂料协会秘书长李心一,市纺织协会秘书长巢维镁就2024年的协会工作作了交流。 
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主任徐嵘作了为市“三会”会员和全市各类企业提供检验检疫服务项目的相关宣讲。 
张燕就做好2024年度行业协会总结考核的相关工作作了说明和布置。 顾森贤在讲话中指出,我们这次会议共有三个鲜明的主题词,就是“树立标杆,加强服务,再上台阶”。今天,行业协会走进我市首家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戚研所,同时还听取了3家企业的经验介绍,这些企业的成功,有着共同的特点,就是坚守实业不动摇、科技创新不停步、高端制造不服输,在细分领域勇当先行、使民营经济唱成主角。我们坚持数年、滚动培育、联袂创建,就是要让这样一批专注于核心技术攻关、致力于民族品牌创造的工业精英,通过中国工业大奖、独角兽、专精特新、单项冠军、隐形冠军、灯塔企业等的培育作为全市企业的标杆榜样,重振“工业明星城市”的荣光。而这正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第一个主题词:树立标杆。 
顾森贤指出,“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”,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组织,对于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、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和市场经济体系地位特殊、影响重大,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。新时代的常州工业行业组织是持续健康发展的,也是富有特点、富有活力、富有贡献的。他说,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我们工业行业组织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,还是一篇需要深化、优化、活化、美化的大文章:每个行业协会既可以有不同的立点、鲜明的个性和具体的针对面,也应该有共同的、普遍的时代性、科学性、规律性;既要总结传承,用好传统的、优秀的、可行的工作方法,更要进取创新,积极开发新品种、增加新内容、赋予新内涵,抓住重点、突出亮点,创造工作特色、创建行业品牌;既要立足自身,增强主动性、责任性、服务性,敢于发现问题、勇于解决问题,也要乐于和精于依靠政府、依靠企业、依靠社会,聚合资源、聚合人才、聚合场景,发展开门办会、联合办会、创意办会,产生“1+1+1>3”的倍加、溢出效应——这方面需要立意高远、阔达胸襟和战略思维,用一句最新流行语,就是不要“内卷式”竞争,而要内涵式发展和外协式发展。他说,“三会”作为工业行业协会的“联合体”及全市企业的“大家庭”,就是要团结和凝聚集体的智慧与力量,增进发挥综合优势、加强改进指导服务,持续助推主导产业、助力实体经济、助创国家品牌,让我们大家“聚是一团火,散作满天星”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追求,渗透和漫染为常州这个“国际化智造名城、长三角中轴枢纽”更加靓丽的风景。他说,这个体现了这次会议的第二个主题词:加强服务。 
顾森贤强调,我们持之以恒、团结努力,夯实基础、勇于攀登,把“树立标杆”的事做得更准、更好,把“加强服务”的工作做得更新、更实,我们行业组织的进步与产业经济的发展就一定能够“再上台阶”。放眼明年和更长远的未来,“三会”及各行业协会都要切实加强党建工作,推进协会组织高质量发展,都要学会更好地审时度势,善于关注发展变化、勇于更新发展理念,发挥好高标准创新组合的整体优势。要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深刻理解 “五个统筹”的规律性总结及创造性意义,在宏观政策中把握走向、捕捉机遇,在应对挑战中争取主动、化危为机;要关注研究一月中旬即将召开的全市“两会”工作部署,在书写“中国式现代化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”中呼应战略、找准定位,在服务经济中扬长避短、作出贡献;要保持与企业及企业家之间的紧密联系,多做走访调研和服务慰问的事、多做启迪智慧及理顺情绪的事、多做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事,由此增进信任、增进共识、增进合力,共克时艰、共谋发展,再创辉煌、“再上台阶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