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,全市协会会员单位严格遵循地方政府的防控防疫要求,面对原辅料的外采、配送、物流,面对人员不能到位,面对市场的萎缩,面对防疫物资的短缺,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,我们食品协会会员单位,深知“民以食为天”的责任,首先考虑到的是:同舟共济,市场保供。以自身的担当、企业间内部的协调,保证了疫情期间市场食品不断供、不缺货,宁可自增压力,也要千方百计、想方设法尽一份社会责任。首先,会员单位们向防疫一线人员捐钱捐物受到好评,其次以优质的食品提供给市场和客户,再次疫情稳定后全体会员单位全力恢复生产,积极参与到政府、行业、社会的各项活动中。回顾一年来的协会会员单位的运行情况是: 一、 我市的食品企业“散”而“小”,总体运行良好: 1、非遗产品、品牌产品、特色产品、传统产品、大众产品,质优价廉,富有地方特色,丰富了市场,长期得到本市及周边城市消费者口碑赞誉。 2、会员单位企业严把质量关,没有发生群体性质量事故,为保一方食品安全作出了贡献。 3、虽然受疫情影响,但会员单位企业没有出现经营性亏损企业,能在这样的形势下维持下来,难能可贵。 二、食品企业的规范运行靠法律、靠政府指导,但内生理念、动力是靠诚信、靠体系。在这特殊的年份,企业家们在政府、协会的主导下,积极参加各种交流和培训,守住诚信底线、传承传统精神、守职尽责、虚心好学、请老师出谋划策、搞创新、思发展。一年的运行,通过走访发现,大部分企业今年是鸟枪换炮,用上了自动化和机械化设备,冲破了传统的手工制作,改变了厂容厂貌,稳定了产品质量,提高了劳动效率。 三、在看到我们变化和成效的同时,更要分析我们协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劣势,才能以利再战。 1、协会企业中除少部分规上企业,我们还是势单力薄,家族企业较为普遍,无房无地租用厂房较多,缺少持续发展后劲,更缺乏稳定性。 2、竞争优势不明显,尤其是一些个体散户,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低,提篮小卖,往往正规的工商户是无力与他们竞争,因此造成部分协会企业信心不足。 3、由于协会企业“小”、“散”的原因,在资金支持、项目扶持、政策对照上靠不上边,心有余而力不足,只能靠自己,发展缓慢,更可怕的是后继无人。 4、心有怨气,对环保、安全、消防、社保、税务、市场监督……到企业去频繁的检查、履职,不能正确对待,导致不愿做、不想干。而这种情绪还在影响其它企业,造成了同行业的负面压力。 四、鉴于常州市食品协会会员单位的现状,协会一班人多次研究提出: 1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,分门别类组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,一企一策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。 2、把调查的实际现状和问题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,争取支持。 3、组织会员企业学习、培训、参观、交流,多做正面引导工作,发挥协会应有作用。 4、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,把会员企业信息、产品、趋向,向更广泛的领域推荐。
2020年12月
|